成品预装培养基平皿亦称即用型培养基,是已经灭菌分装好的,无需再称量灭菌分装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培养基。
19世纪末,著名细菌学家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成功地制备了固体培养基,并发明了玻璃平皿,使细菌学得到重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成品预装培养基平皿的发展,满足了微生物检测的需要。
为了能直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科学家希望能将微生物培养在固体表面上,就像微生物生长在橘子皮或土豆上一样。罗伯特·科赫曾用煮沸消毒的土豆来培养细菌。此后,他试着用明胶作培养基的凝固剂。他将明胶加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融化,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液体缓慢地倒在一块玻璃板的表面。当明胶冷却凝固后,就在玻璃板表面形成一层固体培养基。为了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科赫还用玻璃罩将玻璃板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明胶的凝固力非常弱。胶凝化温度随浓度及共存盐类的种类、浓度、溶液的pH等因素变化而变化。溶解温度与凝固温度相差很小,明胶在20 ℃以上就变软了,分离微生物的划线操作非常困难。在温度高于25 ℃时,明胶就液化了,而大多数细菌的培养温度都不低于25 ℃。
罗伯特·科赫的同事Walter Hesse也为同样的问题苦恼着。一次,Walter Hesse的妻子Fannie建议他试一试用琼脂做凝固剂,因为Fannie用琼脂做果冻做得不错。Walter Hesse采纳了妻子的建议,发现琼脂比明胶更适合做培养基的凝固剂,这使得在固体培养基的技术改进上迈出一大步。
1887年,Richard Petri在Koch平皿技术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Petri设计了一种圆形并带有围边的双盘,大盘作为皿盖,而小盘当作皿底。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将融化的培养基倒入小盘内,然后再用大盘盖在小盘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培养基平皿。
自此之后,出现了世界闻名的美国Difco和英国Oxoid等培养基生产专业公司。其中美国Difco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1917年即开始生产脱水干燥培养基;1979年开始商品化生产成品预装培养基平皿。1994年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干燥培养基,到目前已有100多个培养基厂家,干粉培养基品种已达300多种。近几十年来,我国培养基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在原材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使用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有资料显示,最早在中国生产的培养基平皿单位是国民党中央防疫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昆明生物制品研究所,其制备工艺为1:2牛肉汤,加蛋白胨、氯化钠、条状琼脂,加热充分溶解,补水定容;再用20%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6,然后加热煮沸,分装于500ml的克氏瓶中,每瓶分装250ml,分装结束后将其进行121度,15分钟高温灭菌;灭菌完成后冷却至50度,在洁净环境且在火焰保护下分装于已灭菌的玻璃平皿中,待冷却凝固后放置在37度培养箱中培养3天,若无污染视为合格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手工制备的平皿具有效期短、成本高等弊端,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已难以满足工业大生产的需要,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成品预装培养基平皿商品化创造了可行之路。20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国产商品化的成品预装培养基平皿,且目前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至今尚无市场管理措施和统一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致使商品化培养基平皿的质量缺乏稳定性及规范性,直接影响洁净区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国药典》不断进步和优化,洁净区微生物的检测操作方法也随之规范。总之,要达到药品预期的质量要求,必须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洁净区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真实性,从而就必须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培养基平皿对洁净区环境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