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达和效果推广应用。加快重大关键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守业行动,鼓励兴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继续完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科技12396等科技服务模式。继续实施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能力。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5%一批创新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建成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主体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和研究效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资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7个领域为重点,统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十二五”时期,综合考虑科学目标、技术基础、科研需求和工程队伍等因素,优先安排海底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学工程、重大科学方向探索开展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依照明确定位、完善布局、规范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明确定位规范、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积极推进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围绕部门、地方优势和特色,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改善科研装备条件,提高科研装备水平。加强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进一步提高现有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继续推进重大科研装备自主研制,探索科研装备自主开发有效模式。强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增强科研条件资源的自主装备能力。
强化国家重要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应用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建设,加快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实施科研信息化应用推进工程。构建科技资源从数据获取、存储、处置、挖掘到开放共享的完整信息服务链。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抢救接近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继续加强专利、工艺、规范、科技报告等科技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
加强规范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加强规范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资源服务平台。加快关键技术规范研制,提高参与制定国际规范的能力。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规范化工作,加强科技资源规范化整理工作,提高数字化表达水平。完善信息平安产品国家认证制度,突破食品平安、碳排放、新能源、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工具、再制造、农业和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提升规范和认证认可技术支撑能力。
构建以国家级机构为龙头、区域性机构为基础、企业及社会检测资源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和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整合资源。研制关键检测技术、方法和装备。产业集聚地和主要进出口口岸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增强适应产业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检验检测能力。
前瞻布局建设和完善计量基规范和重大精密丈量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计量测试平台建设。掌握基本物理常数、量子基准关键技术及精确丈量先进方法、国际关键比对技术与方法。构建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测试平台;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电网、生物与食品安全、先进制造、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维护、乡村矿产、医药平安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形成满足需求的有效丈量和溯源能力,健全高端分析仪器量值溯源体系,构建满足国内需求并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计量基规范和量值传递体系。
|